===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協議術語定義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● 可行距離(fasible distance):你跟鄰居家所有線路中最佳衡量指標
● 報告距離(reported distance):你的鄰居告訴你,要去遠方網路的衡量指標
● 鄰居表(neighbor table):紀錄你鄰居的位址與介面,可以偵測到失序的封包
● 拓墣表(toplogy table):由協定相依模組產生的,DUAl演算法利用它來運算,包含鄰居路由器所
宣傳的所有目的地,及宣傳該目的地之鄰居清單
● 後繼者(successor):後繼者路徑是通往某個遠端網路的最佳路徑
● 可行後繼者(feasible successor):備份路徑(最多六條)最佳那條會在路徑表
EIGRP和早期的IGRP協議都是由Cisco發明,是基於距離向量演算法的動態路由協議。EIGRP(Enhanced
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)是增強版的IGRP協議。它屬於動態內部網關路由協議,仍然使用
向量-距離演算法。但它的效率比IGRP已經有很大改進,其收斂特性和效率比IGRP有顯著的提高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協定主要的構成要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. 協定相依模組:EIGRP個別的支援數種遶送協定,其中兩種是IPv4和IPv6
2. 可靠的傳送協定:EIGRP使用可靠的傳輸協定可靠的傳送封包
3. 鄰居發現及恢復:EIGRP使用Hello訊息以快速確定其鄰居,並識別鄰居是否出現故障
4. 擴散更新演算法(DUAL):定義了對可用路徑清單排序,並選擇最佳路徑和次佳路徑的故障接換之作業程序
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使用的封包通訊,直接由IP封裝====================
1. Hello封包:用以識別鄰居,是週期性的以群播方式傳送的,不會被直接確認
2. Update封包:通告路徑,只有在路徑發生變化時才以群播方式傳送更新
3. Ack封包:確認收到的更新
4. Query封包:用於詢問是否擁有以失去最佳路徑之替代路徑,如果沒有,將使用群播方式送出查詢封包,如果
沒有回應,將會單點傳播傳給沒有回應的鄰居,直到回應,如超過16次就停止傳送
5. Reply封包:用於回覆查詢封包
EIGRP的收斂特性是基於DUAL ( Distributed Update Algorithm ) 演算法的。DUAL 演算法使得路
徑在路由計算中根本不可能形成loop。它的收斂時間可以與已存在的其他任何路由協議相匹敵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權值公式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56*(K1*頻寬+K2*頻寬/(256-負載)+K3*延遲)*K5/(可靠性+K4)
他使用K值以平衡頻寬和延遲.K是常數,用於調整各個參數對權值的相對比重
變數:
頻寬(bandwidth):頻寬被定義為107kbps除以路徑中最慢的鏈路頻寬,路徑速度越快,成本越低
負載及可靠性(Load and reliability):負載和可靠性是8位元的值,他是根據鏈路效能計算得到的
延遲(delay):是隨著介面類型而異的常數值,單位為毫秒,乙太網路線路的延遲為1000毫秒,EIGRP
使用路徑的總延遲,單位為10毫秒
預設情況下:K1=K3=1,K2=K4=K5=0,故EIGRP忽略最後一項,=>
256*(1*頻寬+0*頻寬/(256-負載)+1*延遲)*0/(可靠性+0)=256*(頻寬+延遲)
例:
A------------->B----------->C----------->D
1536Kbps 768Kbps 1536Kbps
權值=256*(10,000,000/768+(20,000+20,000+20,000)/10)=4,869,120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協議主要特點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.Balanced Hybrid Routing -結合Distance Vector和Link-State的優點,用於高性能的路由
2.觸發式更新;Reduced network overhead
3.支援classless routing(無級別繞送),與RIPv2及OSPF一樣
4.非常快速收斂
5.降低頻寬的使用
6.透過協定相依模組(protocol-dependent module, PDM) 來支援AppleTalk、IPX、IP
每個PDM會維護各別的一組表格,包含應用於特定協定的路徑資訊,例:IP/EIGRP表格
7.使用 Metric計算方法
8.與IGRP相同的 Load Balancing
9.支援VLSM/CIDR //CIDR 是把 多個 SUBNET 或是 NETWORK 合起來
VLSM 是把 一個 NETWORK 切成多個 SUBNET
10.透過可靠的傳輸協定(reliabl Transpo Protoc,RTP)來通訊
11.透過擴散更新演算法(Diffusing Upda Algorithm,DUAL)來選擇最佳路徑
演算法能力包括:
● 備份可用路徑決策
● 支援VLSM
● 復原動態路徑
● 如果找不到路徑,就查詢替代路徑
優點:1.維護一份所有鄰居路徑的拷貝,有異動就從拓樸表裡面找新的
2.如果本身找不到,就請鄰居幫忙找,也就是所謂的擴散
12.有效率的發現鄰居
EIGRP必須先成為鄰居,才願意與其他路由器交換路徑,建立鄰居關係必須符合3條件
● 收到hello或ACK //先跟你的鄰居打招呼,確認新舊鄰居在否
● AS號碼相符
● 相同的衡量指標(K值)
=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建立並維護三張表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● 鄰居表:透過Hello封包維護的,使用群播位置:224.0.0.10
(1)鄰居的第三層位址
(2)鄰居的Hello封包是透過哪個介面聆聽到的
(3)保留時間(hold time),即多長時間內沒收到鄰居的Hello封包,將認為他無用,預設為Hello計時器的3倍
(4)正常工作時間(uptime),即首次收到該鄰居的Hello封包是多久之前
(5)序列編號(sequence number),記錄了鄰居之間傳送的所有封包
(6)重新傳送逾時(Retransmission timeout,RTO):
即路由器使用連結導向協定傳送封包,多長時間沒收到確認時將重新傳送
(7)平穩往返時間(Smooth Round Trip Time,SRTT):
即透過計算得到的RTO,指的是向鄰居傳送封包一直到收到鄰居的回應之間的時間,單位為毫秒
(8)佇列(Queue)裡的封包數,透過觀察這個值,管理員可以監視網路的擁塞情況
● 拓樸表:路由器根據鄰居那裡收到的更新和查詢回應以建立拓墣表
(1)路徑是被動(passive)的還是主動的(active)
(2)是否已傳送更新給鄰居
(3)是否向鄰居傳送了查詢封包,如果是,則至少有一條路徑處於active
(4)如果向鄰居傳送了查詢封包,則有一欄位記錄了是否從鄰居收到了回應
(5)為回應鄰居的查詢而傳送的回應封包
(6)遠端網路的前置碼(prefix),遮罩(mask),介面(interface),下站(next-hop),合適距離和通告距離
● 路徑表
是使用DUAL根據拓墣表建立的,包含路由器知道的所有路徑訊息,根據這些訊息選擇後繼者,然後將對應
路徑加到路逕表中,她們是遶送決策的基礎
=====================影響EIGRP網路擴展性的因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● 鄰居之間傳送的訊息量
● 接收更新的路由器數量
● 鄰接路由器之間的距離
● 到遠端網路的替代路徑數量
======================EIGRP網路可能發生的問題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● 路徑陷入主動(active)狀況
● 網路壅塞
● 遺失路徑訊息
● 路徑不穩定
● 重新傳送
● 路由器可用記憶體較少
● 路由器CPU的使用率過高